联系我们
  •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钟灵街50号

  • 邮编

    210014

  • 电话

    025-84391043

银发献初心 绿野谱新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老科协助力乡村振兴典型事迹


 

近年来,江苏省农科院老科协在江苏省农科院和江苏省老科协的直接领导下,以全国时代楷模赵亚夫同志为模样,弘扬“亚夫”精神,积极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等主题,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成立“亚夫富民大讲堂”、对接帮扶、进村入户现场指导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

一、建立农业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江苏省农科院老科协充分发挥银发人才自身经验优势和技术优势,精心选派身体好、热情高、专业强的老专家,深入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等,帮助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广普及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江苏省老科协副会长、省农科院老科协会长郑建初研究员和老科协理事、著名蔬菜专家袁希汉研究员牵头,在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建立了江苏蔬菜种业示范基地,自2017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七届“中国·江苏蔬菜种业博览会种博会”,累计展示蔬菜新品种近万个,推广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新资材600多项,接纳参观学习逾10多万人次,为江苏筛选出适宜蔬菜新品种、新技术100多项,为推动江苏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农村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省市有关厅、局领导、专家到该基地和种博会考察,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该基地已经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江苏省蔬菜新品种创新和示范基地、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资材“五新”技术展示和推广平台。

江苏省农科院老科协副会长王才林研究员退休后继续从事水稻新品种的创新研究和成果推广,他主持育成的南粳系列品种年推广面积1300多万亩,农民每年种植南粳系列优质品种增收30多亿元;南粳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共增产稻谷350万吨,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00亿元。近年来,他帮助常州市溧阳区南渡镇庆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3000多亩,推广高产好吃新品种南粳46,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新三品一标工程,提供全面技术服务。“庆丰南粳46”大米荣获全国优质品种食味鉴评金奖并成功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庆丰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被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评为水稻生产“江苏第一方”, 2023年订单生产达到5万亩,收购价高于市场20%,比传统水稻每亩增收3000元以上,成为江苏省稻米生产量质效协同提升的典范,为江苏粮食安全和乡村产业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2023年,王才林被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授予“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郑建初研究员与钟声研究员帮助苏州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建立了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解决了秸杆饲料化利用、工厂化生产、集约化养牛、养羊等关键问题,年产秸杆饲料6万吨,为上海光明奶业供应大量优质秸杆饲料,并在本村发展了万头湖羊和肉牛养殖场。通过推动建立现代“草—羊—田”模式,一根稻草逐步发展为“优质稻米”、“秸杆饲料”、“优质羊牛肉”、“羊粪有机肥”等四大产业,村级农业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东林村成为全国“从循环农业走向共同富裕”的先进典范。

二、组建亚夫富民讲师团,扎实开展乡村培训

为弘扬亚夫精神,江苏省农科院老科协积极响应中国老科协和江苏省老科协的号召,率先启动“亚夫富民大讲堂”建设。在江苏省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与“亚夫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站”相结合,于2023年首批建立了10个亚夫富民大讲堂,并由53名老科技工作者志愿参加组建了亚夫富民讲师团。2023年7月,江苏省农科院老科协在江苏泰州靖江市马桥镇隆重举行了“亚夫富民大讲堂”启动仪式暨农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会。近年来,在全省广泛开展乡村技术培训活动,先后举办了现代农业、绿色循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蔬园艺、食用菌、家禽家畜、水产养殖等方面的各类培训班100多场次,发放各种培训资料5万余份,努力把大讲堂办成弘扬亚夫精神、转化科技成果、传授致富技术、培育乡村新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在服务“三农”工作中贡献了银发智慧力量。

近年来,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江苏省农科院老科协还不定期举行各种研讨会和发展论坛等,为乡村干部、企业家、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提供新知识和新理念。如2018年6月,在苏州太仓市现代农业园区成功举办了“生态循环、绿色科技——江苏农业质量品牌发展论坛”,2019年11月,在常州市金坛区举办了“服务乡村振兴,助推产业发展”研讨会等,邀请赵亚夫等著名农业专家作报告,受到广泛好评,产生重要影响。

江苏省农科院老科协会长郑建初、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戴起伟、副会长王才林、副会长陈志谊、理事顾和平等专家还分别录制了视频课件,宣传科学发展新理念,传播现代农业新技术,弘扬科学家精神。这些视频被《学习强国》江苏平台和江苏省农科院公众平台选用播出,受到广泛好评。

三、深入乡村推广实用技术,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老科协理事袁希汉研究员2015年退休以后,继续从事蔬菜品种选育和新品种推广工作,累计推广面积60万亩,形成蔬菜产业端产值5.5亿元,亩均效益较传统品种提高15%。老科协理事、水稻专家虞秋成研究员退休后连续十多年坚持为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黃金村的有机稻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为推动有机稻米的种植推广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贡献。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江苏省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虞秋成同志于2019年荣获江苏省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老科协理事、甘薯专家谢一芝研究员和戴起伟研究员退休后继续从事甘薯技术服务,近年来分别在灌云县南岗镇、淮安市南城集镇、溧阳市上兴镇、南京市竹镇等地建立甘薯产业基地,推广新品种和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工贮藏技术等,先后举行关键技术培训、技术咨询100多场次,指导农民3000多人次。重点帮扶的灌云县南岗镇岗东村,以甘薯粉丝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甘薯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订单生产和保护价收购,已经成为江苏连云港市十大明星村。2021年,南岗镇被评为江苏省甘薯特色产业小镇。

老科协理事、农产品加工专家刘春泉研究员退休后继续致力于技术成果推广,他主持研发的果蔬加工全产业链技术、果蔬组合脱水干燥技术、营养健康型果蔬休闲食品制造技术等在省内外3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他长期深入盱眙县怡亨酒庄,帮助企业发展葡萄酒产业,开发系列葡萄酒产品,打造多个葡萄酒品牌,为助力企业和带动当地葡萄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老科协理事、土壤专家杨林章研究员退休后帮助常州市雪堰镇新康村建立了面源污染示范基地约3000亩,实施了源头减量,过程拦截、退水回用与生态修复的4R技术,农田化肥农药减少投入20%左右,农田径流排放减少40%左右,50%以上时间农田出水总氮总磷浓度优于地表水V类标准,农田径流实现近零排放。结合新农村建设,整个示范区的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产品品质大幅提升,被评为全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示范村。

戴起伟研究员退休后继续从事甘薯产业经济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助力技术扶贫和甘薯产业发展。他通过广泛调研,深入分析我国甘薯产业结构、现状和问题,撰写了10多篇甘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针对我国甘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提出了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发展战略建议,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甘薯产业发展科学理念和关键技术,得到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视和广大薯农与企业的好评。他主持在全国建立了800多个甘薯固定观察点,开发完成甘薯产业经济信息采集系统。2019年主导筹划在江苏灌云县成功召开了全国甘薯科技贫经验交流会,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在产业技术扶贫中成绩突出,戴起伟同志等受到地方政府的表彰。

钟声研究员坚持常年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人员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任守文研究员2022年退休后,为企业提供生猪育种与生产技术指导服务。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成员,承担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和环江县科技帮扶任务,2023年培训当地技术人员和养猪户500余人次。宋金俤研究员退休后创办“江苏蕈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和推广全国各地食用菌香菇、双孢蘑菇、草菇、球盖菇、平菇、桑黄、灵芝等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等,年产经济效益400—700万元。常志州研究员退休后帮助上海一家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总投资10多亿元,在安徽建设有机废弃物处理工厂,年可处理300万吨各类有机废弃物,年产生物天然气4000万m3以上,年产有机肥料14万吨。其技术模式成为农业农村部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应用。

江苏省农科院老科协还加强与地方老科协的协作配合,助力乡村创新发展。如与泰兴市老科协联合对接泰兴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活动;与靖江市农业农村局、靖江市老科协合作举办培训班,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示范基地举办专题培训;与江苏沿海集团合作,为集团沿海农场多次开展技术服务和咨询活动。

四、发挥银发人才优势,创建老科协服务品牌

近年来,江苏省农科院老科协按照江苏省委老干部局统一部署,深入实施“银发生辉”工程,扎实开展“银发生辉•银龄行动”,结合农业老专家志愿服务的实际,创建并凝练形成了具有农科特色的“绿野银辉”工作品牌,精心研究设计了品牌标识,把有专长、有志愿、身体健康的老专家组织起来,成立科技服务志愿团队,在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开辟农业发展新业态、引领农业高科技发展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老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田头,开展针对性强、个性化、一对一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0多人次;举办科技咨询100多场次,协作联系企业100多家,对口服务项目500余项;先后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编制农业园区和乡村发展规划100多个,涌现出一大批受到农民、企业十分欢迎的老专家。

江苏省农科院老科协以品牌创建推动技术服务工作,努力做到服务实,品牌响。他们把送科技下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精心组织实施。每年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参与省委老干部局“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发展”银发人才活动100多人次,专家们奔赴乡村种植基地、家庭农场、示范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与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经营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指导,解决疑难种植问题和规模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广农业实用技术300多项。2023年院老科协还与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供销合作总社合作,挂牌成立了江苏省农科院银发人才工作站,不定期组织农业老专家入驻乡村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

2023年6月郑建初研究员等4名老专家参与江苏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的江苏对口援助新疆伊犁州活动,为伊犁州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意见建议,为助力东西部地区协同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江苏省农科院老科协于2022年被江苏省委老干部局评选为“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2023年、2024年分别获得江苏省省老科协“老科协工作特色奖”。江苏省委老干部局于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给江苏省农科院发来感谢信,感谢江苏省农科院重视发挥银发人才作用,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我们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老科协近年来虽然为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了一些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深度和力度还有待提高,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工作潜力。目前还有相当一批具有特殊专长的退休专家处于闲赋状态,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银发人才的作用,作为重要的科技资源,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把更多的农业银发人才组织好,发挥好,意义深远,我们的工作也将任重道远。

撰稿人:戴起伟